今年,受疫情影响,资管新规过渡期延至2021年底,也为转型中的信托行业争取了更多的时间。
今年,受疫情影响,资管新规过渡期延至2021年底,也为转型中的信托行业争取了更多的时间。
回忆这一年来,信托业开端步入规范化、净值化、主动化的全面转型时期,从非标到规范、从债权业务到股权业务、从融资类业务到投资类业务……信托业这个转型过程,被称之为“二次创业”。
毫无疑问,在信托行业的初次创业完成了信托资产范围的逾越式开展,那么,踏上“二次创业”征程后,又将给信托业带来哪些飞跃?
亟待转型
虽然资管新规过渡期延后一年,但今年以来,信托监管依然坚持高压态势,
5月份,银保监会就《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方法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, 6月份又下发了《关于信托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》,进一步压降传统非标及通道业务。 随同监管政策收紧,信托公司的产品发行构造也在发作宏大的变化。
从投资方向来看,信托公司的“类信贷”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信托、政信信托、通道业务等,这些均从属于信托公司的“融资类”业务,今年,这三大业务成为压降的重灾区。
数据显现:今年9月份,全市场共发行1813只,范围2034.1亿元的汇合信托产品,较8月份的2309只,2204.5亿元相比,在发行只数上,环比降了21.5%,在融资范围上也降落了7.7%。
至此,信托“类信贷”产品的发行已连续3个月下滑。特别是房地产信托募集范围不断坚持降落趋向。据中国信托注销有限义务公司统计,从2020年前三季度信托注销系统新增数据来看,三季度末投向房地产的范围缺乏500亿元,占新增信托总范围比年内再次低于一成。
<上一篇 吴照银: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如何投资?
下一篇>已是最后一篇